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城乡环卫服务可通过源头减量、分类回收、资源化利用、强化监管及公众参与五大路径,系统性减少塑料污染,助力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。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源头减量: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
政策倡导与替代品推广
城乡环卫部门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,在商场、超市、药店等场所推广环保布袋、纸袋等非塑制品,鼓励设置自助式、智慧化投放装置。例如,通过高税收政策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,同时对使用可降解材料的企业给予补贴,推动“以竹代塑”等替塑创新。
公众行为引导
通过宣传教育,倡导居民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、吸管、包装袋等。例如,推广“无需餐具”外卖选项,鼓励自带餐盒、水杯,减少外卖包装浪费。宁德市通过“保护海洋·饲料袋回收行业自律活动”,每年回收循环再利用饲料袋500万—600万个,从源头减少海漂垃圾产生。
二、分类回收:构建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
垃圾分类与回收设施建设
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,在重点区域(如社区、学校、商业区)投放快递包装、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。例如,美团外卖发起“青山计划”,推动塑料餐盒分类回收;京东、顺丰等企业开发可重复使用包装,减少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。
押金退还与包装回收计划
推广塑料瓶押金制度,鼓励消费者返还空瓶。2016年,华润怡宝与北京物美商超、盈创回收合作试点押金制,虽未大规模推广,但为后续政策提供了经验。此外,快递行业通过智能身份锁、数字面单等技术,实现包装文件袋重复使用达千次以上。
三、资源化利用:推动塑料废弃物循环再生
塑料再生技术与应用
将回收的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化工原料或再生制品。例如,分选回收一吨废塑料可生产乙烯、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约0.9吨,减少石油资源消耗约3吨,同时降低CO₂排放近10吨。宁德市通过粉碎机、压缩机等设备,将海漂垃圾中的泡沫浮球日处理量达450立方米,实现资源化利用。
农业领域应用
城乡环卫服务可与生态农业结合,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农业资源。例如,通过堆肥技术将可降解塑料与有机废弃物混合,生产生物质肥料;或利用塑料薄膜覆盖技术提升土壤保温性,但需推广可降解地膜以减少残留。
四、强化监管:打击非法塑料污染行为
跨部门协作与执法
生态环境、公安、乡镇(街道)联合查处非法塑料加工点。例如,台州市玉环市林某塑料粉碎清洗加工点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,被处以罚款并移交公安机关;丽水市青田县某炼铝加工点非法倾倒铝灰渣,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。
信息化监管手段
利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航拍、视频监控等技术,动态监控塑料污染。宁德市在海漂垃圾易堆积点设置18个监控探头,实时查看清理情况;生态环境部门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查,强化沿海乡村垃圾保洁与海漂垃圾清理联动监管。
五、公众参与:构建社会共治格局
社区与志愿者行动
组织“庭院”评选、海滩清洁志愿者行动等活动,激发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。例如,昭通市昭阳区通过“生态为民”行动,动员群众举报塑料企业污染问题,推动噪声与异味治理。
行业协会与市场主体作用
发挥渔业协会、环保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,引导企业落实防治污染主体责任。例如,宁德市渔业协会配备专人回收冰鲜饵料袋,三年累计收回70余万个;中国邮政开发循环包装,减少快递行业塑料废弃物。

总部地址:郑州经北五路56号 / 长葛市魏武路16号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电话: 0371-56806279 / 0374-6108599
邮编:461500